关于我们
工艺扇子

古时候,雨天和炙热的夏天困扰着人们,不得不躲避雨。有这样一个传说,鲁班围绕着他的四邻建造了小亭子供大家使用,但仍不能让人们在狂风暴雨的季节自由外出活动。鲁班的妻子这时照着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样式,制成一个重量轻的竹亭子且带油纸——这就是最早的雨伞。英国,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。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,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。“古女制伞,不求名,雅量高致”故名“女雅”,只为纪念女性的高雅品德。
  “女雅”这一传统产品的掌门人“彭彦”是益阳早禾村人,这里盛产楠竹,多雨,明清时期有“浏阳的木屐,益阳的伞”一说,清末明初益阳县有伞号40多家,伞工2000多人,建国初兴盛时期年产伞达100w把之多。
  彭彦祖上四代均是制伞工,曾祖父擅长制作伞骨,祖父擅长制作扇把,父亲擅长改进制伞机器,虽然随时代进步,尼龙伞逐步代替了传统纸伞,老伞工也是死的死,退的退休,年轻人更加是不愿意继承这门不赚钱的手艺。


  上世纪90年代初,彭彦的父亲首先用不遮雨的绸布制作了布伞,并且找当地画画爱好者设计了梅花图案的中国画,这样的创新让当地手工伞才有了一点生气,托人到洞庭湖,桃源,以及黄鹤楼等一些景点代销,当时利润达到一把伞10元。所以在古代是不存在遮阳的绸布伞的,武侠电视中到处存在的绸布伞,其实应该换成纸伞才严谨。
  到新千年绸布伞一度滞销,彭彦一家经好友介绍,来到了浙江义乌,开始了漫长的传统手工伞的宣传销售工作,如今来义乌将近20年了,在义乌有了自己的工厂,公司,展厅。可是手工传统伞的路还很长。
  “女雅”很新,新到商标注册不久,女雅很旧,旧到4代传承,虽然,我们之前传承的都是技艺,以后希望加上品牌。女雅为中国女性的伟大发明“伞”代言。